針對城市收入偏下的家庭無力通過市場租賃或購買住房的問題,各地政府相繼開始嘗試實行公共租賃住房新政策,讓城市的夾心層不再蝸居。
《重慶公共租賃房管理暫行辦法》日前公布,辦法規定:重慶無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 13 平方米的住房困難家庭、大中院校畢業后就業、進城務工以及外地來渝工作的無住房人員;單身月收入不高于 2000 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 3000 元的都可申請。沒有戶籍限制。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住房保障處負責人黃翠微說,為了管理好公租房,重慶市將成立住房保障局,負責對公租房申請對象審核、配租及住房管理工作。黃翠微表示,重慶公租房目前已開工 4 個片區項目。預計到2020年,將提供 33 萬多套公租房,建筑面積 2000 萬平方米,保障100 萬人的基本住房需求。新推出的公租房保障形式,使更多的群眾不用購房也有房子住。這也幫助人們形成租房住也不錯的觀念。我們的目標是讓城鄉群眾都有房子住。
安徽合肥今年將新建10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讓城市夾心層不在蝸居。合肥市房產局局長張煒表示,分配給收入在低收入線以上,買不起房子的。他不需要本地戶籍,比如新畢業的大學生,進城外來務工人員。為保障公租房建設,合肥將把公租房建設用地納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予以重點保障。合肥市政府新聞發言人高曉光說,開發區、縣區工業園、企業和社會力量利用現有自用土地來進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10年建100萬平米,2012年底建成200萬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