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樂福欲出售其中國業務的消息引發坊間熱議的同時,家樂福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喬治·普拉薩也頗為煩惱。
近年來,家樂福在歐洲本土的業務表現并不令人滿意,與此同時還連續出現售賣海外業務的動作,因而家樂福準備出售中國業務的消息不脛而走。
中糧接手家樂福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人士透露,家樂福曾在一年多前與中糧集團接洽,希望中糧能以60億美元收購其在中國的全部業務,但中糧方面只愿意支付30億美元,最終由于價格無法談攏而不了了之。
對于此類種種說法,8月30日,喬治·普拉薩在2012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發布會上否認了家樂福欲出售其中國業務的相關傳聞,并明確指出中國市場對于整個集團發展戰略的重要性。
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對家樂福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關于家樂??赡艹鍪壑袊鴺I務的傳言的確有,而且傳言的收購方也不同,中糧、華潤都是傳言的購買方?!币卒佒袊偛藐惤鞅硎緦τ诖祟愊⒃缬卸?。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家樂福擁有大賣場以及倉儲配送中心,其租金方面的成本在近幾年上升的比較快,再加上國內的物流成本較高,成品油價格以及勞動力價格都已上漲,可能對于家樂福造成了較大的負擔。
而近幾年家樂福在管理等方面也經常被曝光一些負面,對其聲譽也造成一定影響。胡景暉指出,中糧方面,近幾年一直在推行“全產業鏈”戰略,提倡“從田間地頭到餐桌”。
“相對來講,中糧集團能夠通過資本運作實現產業鏈延伸,從而最終形成生產-銷售-物流-賣場的體系,如果中糧具有這樣完整的體系,那么其食品安全、信譽度以及成本把控等方面或許能夠優于家樂福這種大的外資零售企業?!焙皶熣J為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零售業和商業地產
事實上,近幾年中糧集團也在向零售終端發展,不論是賣場形式還是社區零售的形式。
胡景暉回憶稱:“北京的中糧廣場就有一些嘗試,另外在一些社區,中糧也開過鮮肉門市等?!?/p>
他指出,中糧一直也希望向零售業終端發展,利用其產業鏈優勢。與此同時,中糧旗下擁有地產業務,倘若能夠將其食品產業鏈與地產業務優勢互補,中糧自己發展的零售業終端的綜合效益可能會更高。
“所以我覺得無論中糧是否收購家樂福的國內的業務,至少中糧將其食品產業鏈和地產開發運營的優勢結合在一起,應該能創造出更大的綜合效益?!焙皶熑绱吮硎?。
同樣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商業地產和零售業一直是相伴而生卻又充滿博弈。
“大約5年以前,地產商更有求于零售商,通常情況下如要引入國際名牌,地產商都會采取非常低的租金,把類似沃爾瑪、麥當勞、肯德基等品牌吸引過來,從而帶動整個商圈以及其他商業的招租。但近幾年,從整個商業地產的情況來看,開發商和大業主的話語權可能更強一些,商業租金整體上漲的也比較快,買方市場逐漸向賣方市場轉化了?!焙皶熑绱吮硎?。
在陳建明看來,零售業在商業地產項目中扮演著支撐的作用,商業地產的價值實現依托有競爭力的零售業、服務業,如果零售、服務、娛樂品牌競爭力不強,商業地產價值一定會被抑制。
而家樂福這種賣場之于中糧旗下的商業地產,陳建明表示,就經營來講,家樂福模式雖有任何企業都不可回避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就超市大賣場經營來講,家樂福無疑有較大的競爭力,對于定位區域購物中心的中糧大悅城是絕對的推動,但對于定位時尚、以繁華商圈為選址的類似西單大悅城的大悅城來說,意義有限。
盡管零售業和商業地產的結合有彼此推動的效果,但在選擇上仍需謹慎。
陳建明指出,最復雜的、牽涉復雜物流和貨物采購的大賣場超市業態與百貨等商業地產類招商支撐業態存在根本性區別。
“前者對純粹的商業經營有苛刻的要求,后者因為不牽涉貨物采購等會比較簡單?!标惤骼m稱,前者的復雜令當年的王石選擇放棄零售業態的同時,糊里糊涂放棄了商業地產;后者的相對簡化令萬達百貨成為萬達集團快速擴張的棋子。
(來自觀點地產 李雯露)